今天小七从降膜蒸发工艺、典型的蒸发结晶分离工艺、MVR技术及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详细带您进入蒸发结晶的世界,不多说,上干货。
蒸发(或蒸馏法)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方法,但由于技术不断地改进与发展,该法至今仍是浓缩或制淡水的主要方法。
蒸馏过程的实质就是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其原理如同海水受热蒸发形成云,云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带咸味的。

根据所用能源、设备、流程不同主要可分多效蒸发、多级闪急蒸发、蒸汽压缩蒸发(MVR)等。
多效蒸发是由单效蒸发组成的系统。将前一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引入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并在下一效蒸发器中冷凝成蒸馏水,如此依次进行。
原料水进入系统方式:有逆流、平流(分别进入各效)、并流(从第1效进入)和逆流预热并流进料等。

多效蒸发的换热过程是沸腾和冷凝传热,是相变传热,因此传热系数是很高。总的来说多效蒸发所用的传热面积比多级闪蒸少。
多效蒸发通常是一次通过式的蒸发,不像多级闪蒸那样大量的液体在设备内循环,因此动力消耗较少;
故料液在各效之间的输送不必用泵,而是靠压差自然流动到后面各效;

温度也是依次降低,故料液从前一效通往后一效时就有过热现象,也就是发生闪蒸,产生一些蒸汽,即淡水;
对浓度大,黏度也大的物料而言,后几效的传热系数就比较低;而且由于浓度大,沸点就高,各效不容易维持较大的温度差,不利于传热。
平流是指各效都单独平行加料,不过加热蒸汽除第一效外,其余各效皆用的是二次蒸汽。
5、应用化工技术是干什么的适用于:容易结晶的物料,如制盐,一经加热蒸发,很快达到过饱和状态,结晶析出。
在水处理过程中主要是要获取淡水,不需用逆流和平流,而且逆流和平流没有顺流的热效率高。
逆流是指进料流动的路线和加热蒸汽的流向相反。原料从真空度最高的末一效进入系统,逐步向前面各效流动,浓度越来越高,所以料液往前面一效送入时,不仅没有闪蒸,而且要经过一段预热过程,才能达到沸腾。
6、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从事什么职位可见和顺流的优缺点恰好相反。对于浓度高时黏度大的物料用逆流比较合适,因为最后的一次蒸发是在温度最高的第一效。所以虽然浓度大,黏度还是可以降低一些,可以维持比较高的传热系数。这在化工生产上采用较多。
以此类推,效数越多,利用1kg加热蒸汽可以蒸发出的淡水也越多,这从热量的利用上来讲是有利的。实际上,由于溶液有沸点升高现象,管线有流动阻力损失,使温差有损失,再加上效数多了,即使保温很好,散热面积大了,热损失也增多,所以当效数增多时,热量利用的效率也随之有所降低。
考虑到效数增加则设备的投资增大,故实际采用效数应该有一最佳点。
7、应用化工技术就业方向该种蒸发器是加热管被料液浸没的一大类蒸发设备。广义的浸没管蒸发器又有多种样式,有直管、蛇管、U形管以及竖管、横管等结构。
料液在蒸发器中的流动方式有:自然对流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类。这种蒸发器出现较早、操作方便,但结垢严重、盐水静液柱高、温差损失大,故效数不宜太多,一般在6效以下。
两个基本优点,一是因管内为膜状汽化,传热壁两侧都有相变,故传热系数高。且消除了料液的静液柱所造成的温差损失。系统的浓缩率比较高,低浓度溶液如海水淡化,目前一般设计的效数为11~13效,造水比可达9~10。
8、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介绍结垢问题,特别是当液体分配不均或者水量不足时,在管的内壁可能形成干区,结垢的危险性增大。因此在防垢和清垢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一般说来,在这类蒸发系统中晶种法不宜采用,主要靠化学法防垢加上温度、浓度的合理设计。
该种蒸发器是循环料液通过喷淋装置在横管束的管外形成液膜,加热蒸汽(或前效二次蒸汽)在管内凝结。
9、应用化工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它具有与竖管降膜式相同的优缺点,但设备高度远比竖管降膜式为小,装置紧凑,所有各效的管束、喷淋管和汽水分离器都装在一个筒体中,因而热损失小,能耗低。
由于温度低,结垢和腐蚀都大大减轻,保证了较高的传热系数;此外汽相阻力小,又消除了静液头损失,传热温差可以很小,尤其适于使用低位热能。
新鲜蒸汽大量热量→二次蒸汽→冷却水→大气,,冷却塔消耗大量循环水以及电能(泵)运行,造成三重浪费。
10、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报告MVR—机械蒸汽再压缩,是指将蒸发(蒸馏等)过程的二次蒸汽(温度低、压力低而无法利用)用压缩机进行压缩,提高其温度、压力,重新作为热源加热需要被蒸发的物料,从而达到循环利用蒸汽的目的,使蒸发过程不需要外加蒸汽;即用少量的电能获得较多的热能,从而减少系统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高效节能技术。
根据 MVR 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知, 其效率取决于回收利用的潜热值与输入的机械功之间的比较。
下表以常压下基本循环的状态变化为例, 通过模拟计算表明其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