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摘 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成就举世瞩目。经过60多年的持续推进,目前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已处于中期阶段。按照近年来的平均推进速度,到2035年中国总体可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但各地区、各领域的进程差别较大。加快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强国的标志大体可归纳为“四强一高”,即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未来30年,中国最有可能在2040年前后跨入现代农业强国行列。面向中长期发展,要将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农村改革经验紧密结合,围绕粮食安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绿色化转型、科教兴农等重点领域,实施分地区、分阶段、分重点的梯次推进战略,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对此,系统总结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的成就,科学把握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从中国农业发展特征与国际农业发展经验出发,提出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以及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决策意义。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在改革开放之前,农业现代化一直被狭义理解为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和良种化等。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开始突出科技化,强调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现代化又被赋予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内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农业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深刻领会党中央这一战略部署,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当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需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同时立足我国国情,把握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独特性,统筹协调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好中国自己的农业强国之路。

2、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什么

山东是大省,农业大省首当其冲。山东的大葱,长得和人一样高,全国人民印象深刻。

情深似海,厚望如山。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赋予山东光荣使命: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强国必先强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大省大担当。山东如何在建设农业强国方面走在前?日前,人民日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组走进位于山东的一个县级市——“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寻找答案。

进大棚、问菜农、访市场,在寿光充分感受农业现代化的蓬勃脉动——

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日蔬菜成交量超1500万公斤,7项行业标准获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在全国认定标准化基地59个,引进中国农科院等12个国字号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种178个,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8亿株……

4、农业现代化是什么意思

从1989年建起第一座冬暖式蔬菜大棚,到如今第七代智能日光温室集中连片;从洋种子一统天下,到自主研发蔬菜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70%;从买卖蔬菜到输出农业标准……

2022年,山东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8个以上,寿光蔬菜位列其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寿光是外国种子的“试验田”和“跑马场”。10年前,菜农每年购买种子种苗大约需要6亿元,其中近4亿元让国外公司挣走了。比如番茄进口种子,每亩地平均要800元至1000元,是国内种子的3到5倍。”

5、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包括

打响“种子工程攻坚行动”!攻坚、突围,寿光搭建重量级创新平台,建成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院士、专家、企业、农户握指成拳,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种达178个,国产蔬菜种子在寿光市场的占有率从54%提高到70%以上。

寿光的蔬菜大棚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现在的第七代,可以通过物联网控制水肥一体化机、放风机、补光灯、喷淋系统等温室附属设备,实现了蔬菜的工厂化生产。

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立新说,如今寿光蔬菜大棚已发展到第七代,物联网应用率达到80%以上,节地、节水、节肥,更多菜农从会种地变成“慧”种地。

6、农业现代化强国

在寿光,从建棚、种植到采摘、销售,完善的产业链服务体系,是“玩棚”的底气。

诚然,对标农业现代化,寿光人冷静清醒:深加工链条有待拉长,高端人才仍然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发育不完善、品牌体系建设尚需提高……

今年3月,《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发布,参与这项标准制定的,就有坐落在寿光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

7、农业现代化研究

集成2369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形成十四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编制完成了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程,6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获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填补国内空白,一个个寿光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眼下, 8000多名寿光技术人员遍布全国,已向26个省份提供大棚蔬菜集成解决方案……

攻坚种子,发力科技,完善全产业链,提升标准化,新征程上,期待寿光这个中国“菜篮子”拎得更稳。

8、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是

贡献“农业强国”,探路农业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期待山东省再建新功。

在广袤的三江平原,农机纵横驰骋,丰收的喜悦挂在种粮大户脸上;在河北成安县,玉米套大豆,科技加持一亩双收,圆滚滚的豆子、黄澄澄的玉米收储入仓;在河南一家工厂车间,一粒粒麦子穿过纵横排列的管道,经过几十道工序,变身为小麦淀粉、谷朊粉等高附加值产品……从东北粮仓到岭南大地,从鱼米之乡到塞上江南,广大乡村干部群众正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楫前行加油干,为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9、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察大势、观大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体现。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矛盾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在现代化进程中,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能否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影响着应变局、开新局的成效,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创新和改革驱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设施农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部署,都离不开现代科技和创新管理。一方面,我们需要立足国情,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显著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贵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也是客观规律。因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不管是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还是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都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农民的幸福家园。

10、农业现代化图片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推进。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下,一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逐渐衰落凋零,一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加速消失,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亟待纠正治理。防止农业农村现代化一脚低一脚高,我们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加强物质等“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有效途径。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社会风俗习惯不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定能让农民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包晓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