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部署要求,更好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促进国内外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应用合作,加快构建绿色氢能体系,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定于2022年11月15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联合举办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
本次大会指导单位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大会主题为“零碳中国氢能未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将邀请国内外政商重要人士、非政府组织、地方政府、科技企业、投资机构、智库及学术机构代表等出席。大会环节主要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和氢能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重点围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与应用、氢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贯彻落实国家规划、推动示范城市群协同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交流等展开深入研讨。大会由南海区人民政府和国经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11月15-17日,第六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技术论坛、氢听剧场等系列活动将同期在佛山市南海区举办。近年来,我国氢能制储运加工环节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化不断取得突破,产业链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氢能在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交通领域推广规模不断扩大,氢能应用场景也逐步向储能、工业、发电等领域拓展并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规划》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氢能产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国家首批启动的三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中,区域跨度最大、示范城市数量最多的城市群,由佛山市牵头联合广州等11个城市建设的广东城市群在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布局、产业链完整度、技术水平和示范应用经验均居领先地位。佛山市南海区作为全国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大会连续六年的举办地,已形成氢能全产业链,也拥有丰富的氢能应用场景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经验。相信本届活动将继续给与会各方带来新的体验,给业界带来新的惊喜。
据介绍,氢能作为高效的清洁能源,将助力全球各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全球众多国家已陆续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但商业化应用还面临着众多挑战:如何完善基础设施,解决氢能供应?如何突破关键技术,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如何快速推进氢燃料电池车辆的商业化应用?
围绕这些问题,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增设的主论坛将以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院士专家及领先企业代表共同分享全球氢能发展战略、示范应用进展和商业化应用案例,共同促进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

目前已确认参与主论坛演讲的机构与企业包括现代汽车、亿华通、加拿大氢燃料电池协会(CHFCA)、海卓科技、雄韬股份、欧洲清洁氢合作组织(Clean Hydrogen Partnership)。
在氢能展示内容中,大会将举办技术展览进一步扩大邀请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参与展示最新的氢燃料电池车辆和核心零部件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展品展出企业包括现代汽车、上汽集团、红旗、亿华通、海卓科技、雄韬股份、纬湃科技等
据了解,2022年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为主题,开展会议共计24场,包括4场主论坛、10场专题论坛、9场技术研讨会、1场高层闭门会议等。期间将邀请全球各国政产学研界代表展开研讨,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突破,加强汽车产业链协同与跨界融通,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

其中,目前已确认参展的整车企业有长安、大众、上汽、宝马、红旗、日产、理想、岚图、小鹏汽车、海马汽车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有南方电网、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华为、纬湃科技、英博尔、始途科技、巨湾技研、火亮新能源、玲珑轮胎、瑞浦能源、精进电动、沙伯基础、蔚宇电气、贝克休斯、上海恩艾、吉阳智能、华域麦格纳、汉高、中车时代、泰克等;芯片企业有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英飞凌、纳芯微、芯旺微电子、基本半导体、赛晶科技、恩智浦、Dukosi等;氢能及燃料电池企业有亿华通、海卓科技、雄韬股份等。
据了解,2022年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拟定于2022年8月25-28日在海南海口举办,大会将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为主题,邀请全球各国政产学研界代表展开研讨,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突破,加强汽车产业链协同与跨界融通,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
8月26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主论坛会场里,弥漫着浓浓的氢能产业发展“春天的气息”。
5、氢能源电解槽上市公司在领导致辞、主题报告和专题演讲环节,与会专家表达得最多的是,氢能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正面临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期。
也许只是巧合,与会场里大家一致看好氢能产业相呼应,当天的资本市场上,氢能源板块也在股市震荡中被投资者追捧,表现亮眼,多只个股拉升涨停。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氢能源产业发展似乎在新赛道上搭载了商用汽车的新“引擎”。
6、氢能源的发展前景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主论坛。图片来源: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总体来看,全球氢能产业尚处于初期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阶段。”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致辞中说,“从我国国情和能源发展实际出发,氢能在能源革命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等优势。氢能能够实现电力、热力、液体燃料等各种能源品种之间的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因此,发展氢能产业对于碳中和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7、氢能源公交车一方面,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氢能相关技术近年来不断发展成熟,氢能制备、储运的经济成本持续降低。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必将进一步牵引氢能应用的产业需求,为氢能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是中国氢能燃料电池的特色和优势,与10年前纯电动车的发展情况类似,我们正在引领国际潮流。”在当天的主题报告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说。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全球燃料电池商用车基本都是在中国推广的。尤其巴士和卡车,其他国家基本没有,而在中国却有着成功的推广使用。
8、氢能源电解槽龙头股“能取得引领全球的地位,得益于中国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的进步和一系列应用示范。”欧阳明高说,“和六七年前相比,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的寿命、经济性、安全性等各项指标都有大幅度提升。”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国开始氢能燃料电池示范应用,从国外进口了十几辆最先进的燃料电池大巴,并建成国内首座加氢站。到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上,中国已有超过1200辆各类氢燃料电池车参与示范应用,累计运营里程超375万公里。同时,冬奥会示范运营车辆全部使用绿氢,减排二氧化碳2700吨。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建成运营加氢站269座,除甘肃、青海、西藏外,其余各省份至少有一座加氢站,目前加氢站总数已经是世界第一。
9、氢能源卡车截至2022年7月,我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10561辆,是全球燃料电池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车辆运行涉及全国68座城市,基本上从原来小规模示范进入商业化推广初期。
“整体来说,在‘双碳’目标和各项新能源政策支持下,在资本助力、产业协同发展、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下,我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商业化的国家。”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说。
“这次冬奥会开始前我们担心氢的安全问题,压力很大,还专门请国际氢安全国际咨询委员会来把关。”欧阳明高说,“但事实证明,氢能利用是安全、可实用化、可商业化、可规模化的技术。”
10、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作为2008年奥运会氢能燃料车保障组成员之一,张国强对比两次奥运会氢能燃料车使用情况后认为,冬奥会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有两方面意义:一是让全世界看到氢能可以作为一种能源保障人类大规模出行需求;二是通过复杂路况(最低温度零下28摄氏度,最大坡度16度,最高海拔2198米)实现零事故,验证了当前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度。
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超过1万辆,而且正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形成总规模万辆级的5个氢燃料电池车城市群。也就是说,今后两三年,还有1万辆氢燃料电池车“正在赶来”。
“未来几年是燃料电池车发展最重要的窗口期。”欧阳明高说,“但我们同时也面临燃料电池效率低、寿命短、成本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