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调价窗口开启时间为3月31日24时,目前调价预期尚不明朗。卓创资讯分析师杨霞认为,后期来看,虽地缘局势有缓和预期,但原油供应面仍或维持偏紧格局,同时,美国加息影响等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后期国际油市波动性依然较大,市场估计将围绕90—100美元/桶上下震荡。据卓创资讯数据模型测算,重新计算后的变化率处负值深位,这也意味着,下一轮调价周期初始为下调预期,或成为2021年12月17日24时以来的首次下跌。“不过,考虑到国际原油波动较为剧烈,最终的调价情况还不明朗。”杨霞表示。
中新经纬2月17日电 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17日24时开启。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自2月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2月17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2月3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此次调整落地后,今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将呈现“两涨一跌一搁浅”的格局,汽油价格累计上调255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上调245元/吨。

金联创预计,进入下周,国际油价或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本轮零售价下调搁浅,消息面利好难寻。同时,步入中下旬,主营单位销售压力渐增,为追赶销量部分单位不乏降价促销可能,因此国内成品油市场行情下行压力犹存。
隆众资讯则认为,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上涨的趋势。目前来看,供应趋紧格局仍在,且地缘局势仍有潜在风险,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中新经纬APP)
上周末牛哥给小破车加油,加满后发现价格又高了十几块。牛哥不禁感慨:

不过再想想最近大宗商品的螺纹钢价格从4000多涨到6000多。确实是桶贵了,看来发改委真是诚不欺我啊!
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方法主要采取成本加成法,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原油价格成本、炼化利润和贸易利润、以及政府收取的相关税费等。
目前,我国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主要挂靠三个国际油种: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各自占比为布伦特40%,迪拜30%,米纳斯30%,采用这三地原油现货价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原油成本的基准。加权平均值就是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比如牛哥有5桶油,价格10元/桶;虎哥有1桶油,价格4元/桶。如果单算平均价格就是(10+4)/2=7元/桶,加权平均价格就是(10*5+4*1)/(5+1)=9元/桶。简单来说,加权平均值更能体现市场真实的价格。

有了原油价格成本,再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运费、炼油厂的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我国的成品油价格结构中,原料价格成本大约占30%,各种税费加起来占比47%左右,炼油厂成本加利润大约占到13%,剩余的10%部分作为贸易商及加油站的营运成本和利润。
我国成品油定价受国家发改委管控,采取"十个工作日一调"的原则与国际市场价格联动。即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根据国际油价价格的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上涨的,国内油价就上涨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下跌的,国内油价就下跌调整一次。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这就是为什么在4月28日发改委搁浅油价调整的原因。
国家发展改革委14日下午宣布,自当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5元。
5、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这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第10次上调,部分地区最高油价更首破10元/升。这两个“10”在全球通胀愈演愈烈、石油地缘格局出现重大嬗变的当下,格外引人瞩目。
短短半年内,国内成品油价格已连续调涨了10次,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可能绝无仅有。据业内机构卓创资讯独家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3月26日新版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未有过半年内10次上涨的前例,最多只有过9次上涨。在202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期间,国内油价曾出现9次上涨,且不是连续上调,其间伴随下调与搁浅。
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角度看,目前间隔10个工作日的调价频率无疑更符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对消费者来说,调价频率快了之后,成品油对原油价格上涨的传导也更迅速,受高油价的影响也更显著。
6、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什么对一些开了二三十年车的“老司机”来说,每升10元以上的油价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一些车主慨叹:“加一箱油,够买一台自行车,加五箱油,能买一台电动车。”
对广大“开车族”和物流运输等用油单位来说,高油价意味着成本更高,但也会倒逼更多人购买使用成本低廉的新能源车。
而对以石油央企为主的国家能源保供体系而言,高油价意味着进口原油的负担更重,能源安全进一步受到威胁。
7、成品油定价机制英文作为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的国家,中国还是需要对未来油价的进一步攀升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有必要广开“油路”,从全球寻找更多原油进口渠道,以避免部分产油国投高油价之机行取巧之事。
其次,有必要加快打造能源定价中心,让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地位真正凸显。毕竟,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石油最终要退出能源的舞台中心。每天进口超过1000万桶原油的中国应抓紧利用这一契机,切换身份,参与治理,真正掌握石油市场的话语权。
8、成品油定价机制就是笑话最后,有必要对国内包括交通、运输、农业、渔业、基建等开支负担明显增加的下游用户做好“托底”准备,同时继续大力推广新能源,让能源转型率先在中国开花结果。
第一天信息是这样的,消费者可通过12358价格监管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规定2020年底前市场监管投诉电话统一为12315。可见没什么软用!
9、成品油定价机制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
我已经提交了,不投诉肯定还是这个鸟样;投诉了还有机会改变这个恶心的调价机制!
中国网财经梳理发现,此次调价是年内成品油价第四次上涨。目前国内汽、柴油价格累计上调1125元/吨、1085元/吨。据了解,去年同期汽、柴油价格累计上调分别是795元/吨、765元/吨。粗略估计,今年上调涨幅比去年同期高约40%。
10、成品油定价机制等于泄密机制中宇资讯分析师胡雪表示,下一轮的零售上调预期仍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接近千元,若原油继续推涨,涨幅或继续扩大,届时油价有望冲击“九元”大关。
胡雪分析称,上轮上调兑现之前主营单位成品油汽柴油报价部分已直逼批发限价,而对于多数主营商家来说汽油仍存一定上行空间,但柴油距离限价仅余两三百元左右空间,零售端毛利润理论值压缩明显;而民营加油站已有个别柴油接近批零倒挂。零售上调兑现以后短线继续拉宽上行空间,但随着原油的不断上冲,成品油批发已经迅速拉升至批发限价。
截至3月8日,中宇资讯监测的国内30个主要省区市中石油、中石化批发均价为:国六92号汽油为10281元/吨,国六0号柴油为8675元/吨,汽柴油分别较零售到位均价仅低355和320元/吨,批零价差已跌至年内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