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干冰是啥东西)

1、干冰是啥东西

我国可燃冰储量全球第一,不少人都十分疑惑,我国早在2017年成功试采可燃冰,为何到现在迟迟未能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可燃冰开采后的储存和转运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据悉,1月17日上午,我国总投资18.4亿美元,打造浮式天然气液化(FLNG)项目,在江苏南通正式开工,该项目年产量高达240万吨。

据官方数据显示,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垂线间长350米,型宽60米,型深35米,上部模块高度达到140米,采用水下软钢臂系统固定,预计在2025年底前具备进气条件。

2、可燃冰是一种什么化学成分

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部署在刚果(布)附近海域,距离海岸线约50公里,海水深度在30米~50米海域,满负荷状态下,每天可以接收天然气1076立方米天然气,用于生产、储存和出口。

FLNG号称是海洋天然气装备中最复杂、造价最高、附加值最大的产品。目前,全球仅5艘FLNG正式投入运营,此次我国建设第六艘FLNG,将标志我国已经成功掌握FLNG项目的技术难点。

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可以理解为大家熟悉的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装置LNG-FPSO和浮式液化天然气存储再气化装置LNG-FSRU等其他浮式LNG处理设施。

3、初中可燃冰化学式

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是一种适用于海上天然气田开发生产装置,与海上工作的"蓝鲸1号"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海工装备工作原理十分相似,长期漂浮在海上工作。

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的工作属于复合型装置,该类型船只具有开发、处理、液化、储存和装卸天然气的功能。并且可以与液化天然气(LNG)船只搭配使用,真正意义上实现海上天然气开发和运输。

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打破传统的海上天然气开发模式,可以在最低成本实现海上天然气开发,并且位置可以移动变换(可多次使用),解决海底管道铺设的困难。

4、可燃冰燃烧后产生什么

采用FLNG装置实现海洋天然气开发,将会节约大量的运输成本和资源、不占用陆地空间、安全环保、经济性能高。

众所周知,全球存在着另外一种能源“可燃冰”,可燃冰的储量十分丰富,其中我国南海的储量世界第一,可燃冰的储量至少达800亿吨石油当量。

可燃冰的外观类似冰一样的物质,并且遇火可以燃烧。据了解,可燃冰的成分是通过将天然气分子笼络在由氢键所形成的水笼子内,具有稳定晶体结构的化合物。

5、可燃冰的用途

科学家分析,可燃冰在标准大气压下,每个单位可燃冰能够产生164个单位的天然气。目前,可燃冰是已知储量非常丰富的非常规能源之一,是一种比原油或者煤炭更加清洁的替代品。

然而,我国早在2006年,已经开启可燃冰计划的部署工作。于2017年在我国南海完成可燃冰试验项目,从5月10日起开始为期60天试采,成功生产30.9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99.5%是甲烷。

但是可燃冰的开采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首先是可燃冰属于碳氢化合物,其中大部分都是甲烷,其温室效应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6倍;其次,开采困难,可燃冰被封存在深海,压力大温度低,专家认为通过置换方式采用是最稳妥的开采方式。

6、可燃冰是纯净物吗

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可燃冰开采技术,搭配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这样的储存和运输的“利器”,标志我国有一套可燃冰开发和使用方案,按计划2030年~2050年,我国可燃冰将正式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建造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标志我国海工高端设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成果。同时,为未来可燃冰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的不断发酵,人类对新能源的挖掘和利用越发重视,而可燃冰的发现恰逢其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好奇,与普通冰块相比,可燃冰真能燃烧吗?它到底是什么,答案是一种储量非常丰富的清洁能源,根据专家测算,中国是全球拥有可燃冰资源最多的国家,这一点让美国见了都眼红。

7、可燃冰能否作为汽车燃料

可燃冰是一种气体水合物,外形与冰块非常相似,但密度较小,质量相对较轻,质地也比较松软,从成分组成来看,可燃冰分子结构中包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等,当甲烷成分最多时,就具有了燃烧属性,也被称为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在常温常压状态下,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可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淡水。

可燃冰的形成条件都是什么?甲烷气体、液态水、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其中甲烷的主要来源是泥沙中的生物遗骸,以及地下所蕴藏的天然气,而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最佳场所是在深海,因为海底环境压力大,温度一般在2度左右,加上海底沉积物比较多,届时甲烷气体将在压力作用下,被锁紧水分子当中,从而形成类冰状结晶物质,也就是可燃冰,所以海洋中的可燃冰的储量非常丰富,从目前全球已探明的资料分布来看,中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东南海域,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的冻土带,要是全部开采的话,最少可供使用100年以上。

虽然可燃冰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的优秀替代品,但可燃冰的开采难度却非常大,第一,可燃冰一般蕴藏在深海中,如几百米以下的海床中,想要开采就要在海床上钻孔,技术要求非常高,第二,可燃冰的保存条件为低温高压,但把可燃冰从海底挖出来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升温和减压,如果中间步骤出现问题,可燃冰中的甲烷气体将会大量逃逸,第三,常见的可燃冰采集办法有热激发开采法,减压开采法,化学试剂注入开采法,CO2置换开采法和固体开采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唯一的共同点是技术要求非常高,如果操作不当,甚至可能造成海底滑塌事故。

8、可燃冰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那么作为一种被世界各国寄予厚望的新能源,可燃冰的优势都有哪些?首先,储量丰富,大约是已知煤炭,石油,天然气,有机碳总量的2倍,如果能够大量采集,将有效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其次,可燃冰燃烧的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是一种无污染,对环境非常友好的绿色能源。

从科学角度来看,可燃冰是一种持续可再生的新能源,主要气体成分是甲烷,如果科技发展到一定高度,或许可以模拟可燃冰的存在环境,实现人造可燃冰也说不定,然而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各国努力,如此才能真正地解决能源危机,将人类社会推向更高发展水平。

天然气水合物是20世纪科学考察中发现的一种新的矿产资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有“可燃水”、“气冰”、“固体瓦斯”之称,被誉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能源,其成分与人们平时所使用的天然气成分相近,但更为纯净,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

9、燃烧的三个条件

天然气水合物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据了解,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的形成需要满足原料、低温、高压三大条件,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不超过10℃的低温环境下,以及超过10MPa的高压下生成,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种类冰状结晶物质外观跟冰块差不多,遇到火能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也有“气冰”、“固体瓦斯”的别称。可燃冰中甲烷的占比高达80%以上,从8个甲烷分子跟46个水分子的特殊结构来看,可燃冰的储气能力非常强,仅仅1立方米的可燃冰,就可以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全世界拥有的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40年或50年后逐渐枯竭。而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传统的开采可燃冰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热激发开采法、减压开采法和化学试剂注入开采法。减压开采法通过降低压力来促使可燃冰分解,虽然比热激开采法成本低,但对可燃冰的的性质有些要求,只有当可燃冰产位于温压平衡边界附近时,这种方法才显得经济实惠且可行。

10、可燃冰是甲烷吗

热激发开采法通过加热可燃冰,使其分解成水跟天然气,不过即便加热方法不断更新,但总体热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有固态开采法,将可燃冰在原地分解成气液混合相,人们将混合物倒入作业船后进行第二次彻底分解,以此来获取天然气。

以上种种办法之所以没有大规模采用,都存在一定弊端,其中成本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迄今为止,全球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