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生物质燃料耐烧?是热值越高越耐烧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很多用户有很多误区,一般用户都认为热值越高的燃料越耐烧,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生物质燃料的耐烧性并不是由热值来决定的,下面我们根据几份生物质燃料的检测报告来对比分析
首先我们看看几种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燃料的检测数据对比,来发现其中的奥秘
2、灰分: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试样被灼烧后,所剩残留物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3、挥发分:是指生物质样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停留一段时间,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析出的所有气态产物即为挥发分。
4、固定碳:是指从生物质中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残留物。
2、水分含量越高,燃烧时越需要较高的干燥温度和较长的干燥时间,水分高的生物质燃料没有水分低的耐烧。

3、不同生物质析出挥发分的数量变化范围较宽,挥发分的多少能很好地表征生物质是否容易燃烧或者热解转化。挥发高的生物质燃料在250度到350度就大量析出并剧烈燃烧。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发现生物质燃料的热值只是决定了该种生物质燃料的热值高低,不能反应出其耐烧不耐烧。耐烧主要和生物质燃料的固定碳、水分、挥发分这几个因素有关。以后再有人说热值高的耐烧,千万不要被忽悠了哦。
经过破碎加工的核桃壳,与燃煤一同送进锅炉——国家能源集团河北龙山电厂1号机组吃下了“新食材”。近日,该公司首次实现了燃煤生物质耦合掺烧发电,期间机组各项参数正常。

上述尝试,正是煤电行业想方设法减排的一个缩影。在末端推进节能降碳改造的同时,部分电厂主动另辟蹊径,尝试从源头减少煤耗、降低排放。除了农林废弃物,城市污泥、工业固废等物质也被作为燃料。这些“食材”到底行不行,机组能不能“吃好”?
国际能源署煤炭工业咨询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低排放煤炭技术助力零碳亚洲未来》的报告,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燃煤生物质耦合发电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入选。这是我国首次在大型电站中应用“生物质气化燃气与煤混燃技术”,项目建设设计燃料为50%的稻壳和50%的秸秆。以年运行5000小时预计,每年可以消耗约4万吨稻壳、秸秆,节约煤炭资源折合约2万吨标煤,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
减排要求不断提高,“食材”也更加丰富。拥有全国首台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的华能玉环电厂,就把目光转向了城市污泥和工业固废。“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项目采用湿污泥直掺方式,市政污泥由全封闭输送车运到电厂密闭储仓,经柱塞泵和污泥输送管道直送至磨煤机。污泥一边脱水、一边与碎煤共同磨成粉末、进入炉膛。”据该厂生产部环保专工乐波介绍,除了2套污泥直掺锅炉磨煤机装置,电厂还有4套工业固废燃烧装置,污泥和固废日处理分别达到300吨、150吨,算下来一年可节约原煤3万吨左右。
5、生物质燃料标准“目前包括直接、间接和并联耦合发电三种掺烧方式,各有利弊。以生物质为例,直接耦合是将原料处理成适应现有机组的燃料形态,投资成本最低,燃烧效率几乎与原有机组等同。但该方式超过一定掺烧比例,对锅炉效率和安全性能会产生影响,比如废弃物含有碱金属、氯离子,直接送入锅炉对安全性影响很大,如何实现安全可控很关键。”王一坤说。
“我国大部分电厂采用煤粉锅炉,进入炉膛必须是粉状燃料。换句话说,生物质颗粒也要细到一定程度才能送入。”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厂人士进一步称,除了制备要求高,粉状燃料燃点低、挥发分高、易燃易爆,存储也是问题。
还有多位人士提出经济性问题。“在国外,生物质掺烧比例10%-100%的电厂都有。但我国生物质资源以农林废弃物为主,与国外情况不同,直接高比例掺混仍面临技术难题。另外,污泥含有很多杂质,难免对设备造成影响,前端处置也需要一笔支出。采用其他两种方式,系统相对复杂,改造难度大、投资费用高等问题都需要综合考量。尤其是并联耦合发电方式,虽不存在技术风险,但经济性最差。”王一坤表示,若不能保障经济性,电厂“越发电越亏损”,直接影响减排积极性。
6、生物质燃料锅炉厂家难题怎么破解?乐波讲述了经验:“污泥热值偏低,含水量接近80%,玉环电厂创造性地将污泥掺配点选在磨煤机入口落煤管,自主研发的污泥直掺锅炉磨煤机装置是关键。污泥与碎煤混合后进入磨煤机,没有使用常规的干化设备进行脱水,而是直接通过抽取锅炉尾部高温烟气,把热气输送到磨煤机中吹干污泥,循环利用发电产生的热能。然后,污泥与碎煤都被磨成粉末状,送进炉膛燃烧。”
经粉碎后的皮革、布料等固废也通过输送系统进入料仓。“看起来简单,处置过程包括固废直燃喷嘴、可调喷射器等多项专利技术,背后是反复研究及数十次改进。”乐波表示,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掺烧后的烟尘、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等指标,同样低于燃气电厂标准,真正实现了低碳化、无害化。
在王一坤看来,电厂应根据来料物性、机组特点等不同条件,选择真正适宜的耦合方式。比如,掺混物中的重金属、氯及氟元素含量低,耦合比例低于10%,建议选择直接耦合发电,反之考虑间接耦合。“目前,耦合发电的电量监管、污染物排放限值、测试标准等方面仍有缺失,应尽快研究制定符合国情的燃煤电站耦合发电技术指南和规范,对耦合比例、监测指标、排放限值、检测频次等要求进行细化。”
7、生物质燃料颗粒市场需求“除了常见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柠条、沙柳等灌木和草类能源植物,也被证明适合用作发电燃料。在那些不宜种植粮食、棉、油的土地,可以种植这些植物,通过科学管理提升生物质资源潜力。”毛健雄还透露了一项利好,“建议根据我国生物质资源情况及利用目标,制定更合理的政策,对燃煤电厂混烧生物质进行约束和支持,建立一体化收、储、运和加工产业链,让掺烧来料像用煤一样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市场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在与不同的客户沟通过程中,他们知道烧什么料,但对燃料的水份和灰份不是很清楚。那样也就算不出热值和生物质的锅炉的选型,生物质燃料在我国相当广泛,可做为代替煤锅炉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燃料热值从几百-10000大卡的热值都有,有些生物质还含水份55%以上,用常规的锅炉已不能燃烧起来,必需设计定制适应相关燃料的生物质锅炉炉型,利用生物质燃烧的应用技术,才能很好充份的就行燃料燃烧利用起来。为了能方便客户对一般生物质燃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把相关常见的生物质燃料的相关特性列表如下,方便查询和热力计算。
8、生物质燃料颗粒通过热力换算确定了锅炉的规格和炉型,那么生物质锅炉如何使用和审报呢。
生物质成型燃料应使用专门设计和制造的锅炉燃烧。同时,《规定》对废气排放等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比如,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应配套建设高效除尘设施及其它烟气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符合要求;锅炉房必须安装与市环保部门联网的视频在线监控设备;10t/h及以上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废气排放口须同时安装与市环保部门联网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在线连续监测设备,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要求每个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不低于8米;烟囱周围半径200米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高度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还对灰渣管理、锅炉运行管理、监管举措等作出明确规定。
《规定》规范了审批流程,要求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建设项目的审批,由所在区镇初审后报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会审。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建设项目会审通过后,由市经信委负责办理备案手续;锅炉安装施工前由安装单位负责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告知手续,并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实施锅炉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工作。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建成后,需按规定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通过验收且经安装监督检验合格的方可投用,并向市环保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申领锅炉使用登记证。
9、生物质燃料热值对照表5月1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推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要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
《规划》明确,要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着眼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目标,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推动生物资源严格保护、高效开发、永续利用,加快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构建生物质能生产和消费体系,推动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生物经济涉及面广,覆盖较多产业领域。为突出重点,《规划》明确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
10、生物质燃料是什么东西根据《规划》,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产业被明确列为生物经济支柱产业。《规划》指出,要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融合发展,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优选和改良中高温厌氧发酵菌种,提高生物质厌氧处理工艺及厌氧发酵成套装备研制水平,加快生物天然气、纤维素乙醇、藻类生物燃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积极推进先进生物燃料在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替代推广应用,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
同时,“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工程”被列入七大生物经济示范工程。定向选育、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抗、速生的油料和能源林新品种,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能源基地建设,加强热化学技术创新,推动高效低成本生物能源应用。在城乡有机废弃物集中地区开展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产业示范,打通生物质原料收集、有机肥生产使用等重要环节,提高生物燃料生产规模。建设以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的产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域开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替代燃煤,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推进沼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其他生物质能清洁取暖。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柴油推广试点,推进生物航空燃料示范应用。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日前就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生物质锅炉等项目环评类别判定事宜的请示》给出正式复函——《关于生物质锅炉等项目环评类别判定事宜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复函》明确,生物质锅炉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名录》)的“91 热力生产和供应工程(包括建设单位自建自用的供热工程)”中“使用其他高污染燃料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