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醇基燃料燃烧机

原油宝事件(原油宝事件最后处理结果)

1、原油宝事件最后处理结果

中行“原油宝”事件又有实质进展。5月5日,多位投资者透露已经接到中行分行的电话,明天沟通原油宝赔偿方案。有客户表示,中行方面给出的方案是除了免去倒欠部分还退还20%的本金;也有投资者表示中行工作人员只在电话里说“退回多扣的保证金”并约定了面谈时间,但到底退多少并没有提。

据《财新》杂志报道:此次“原油宝”1000万元以下的客户,有机会从中行拿回20%的保证金;而1000万元以上的客户,需要自行承担全部保证金损失,这部分客户不足100户;因此,绝大部分“原油宝”客户都有可能从中行拿回20%的保证金。按照这一方案,“原油宝”事件将给中行带来直接损失65亿元。

“基本实锤了。”今日下午,有客户在QQ群里转发了这一报道,并称接到中行电话可以证实了。还有客户下午五点半接到银行电话,工作人员只说约明天去银行,退还多扣的保证金,其他具体细节没有谈及。

2、原油宝事件的来龙去脉

广州一位买了100桶的黄先生“现身说法”回答了这个疑问。黄先生投资了100桶,均价146元,除了这部分金额,他的保证金账户里当时还有8000元闲置资金没有做任何投资。按照—266.12元的结算价,黄先生应该还倒欠中行26612元。4月23日凌晨,中行将黄先生保证金账户所有余额扣走,账户清零。今日,中行工作人员明确告诉黄先生,可以退回本金14600的20%再加上闲置的那8000元钱,一共大概11000元。黄先生对这个方案表示满意,他告诉大家“我打算签了。”

从黄先生的案例看出,中行提出的赔偿方案,应该是倒欠的部分都不要客户还了,同时还退赔20%的本金。

但是还有不少客户表示“不能接受”。因为这个方案与他们的预期相差很远。

3、原油宝事件中国银行损失多少钱

这些“不满意”的原油宝客户表示,会继续跟中行沟通赔偿方案,实在不行就“打官司”。

据了解,这部分客户也有三种不同的诉求。第一种是认为中行按停止交易的4月20日晚上10点的报价(大约11美元)结算。第二种是认为应该按4月15日的收盘价结算,因为那一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正式引入负价格交易,在此之前,原油宝可能产生有限损失的产品,在此之后变成了可能产生无限损失的金融衍生品。第三种是认为中行的产品设计和运营有缺陷,没有及时通知报价可以为负的关键信息,该合约交易应该无效,不仅应该免除所有倒欠款,中行还应返还全部本金。

5月4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部分金融产品风险问题,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适度性,提高专业性,尊重契约,理清责任,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

4、原油宝事件客户损失多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表述就是针对中行“原油宝”事件。把握适度性应是指针对投资者的产品推荐应当适度,不能盲目推介超过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而提高专业性,应该是指中行在此事件中专业程度不够,进而导致出现风险事件。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4月22日,中行原油宝事件成为爆炸性新闻。“一夜倒欠银行500多万元”“全世界都跑了,就中行没跑”不断刷屏。

5、原油宝事件为什么会是负的

有自媒体称,此次原油宝事件,使中行客户总计亏损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0多亿元。该知情人士断然否认,表示由于原油期货出现负价格,确实导致部分多头原油宝客户大幅亏损,但规模远比300亿元少得多。同时,也确有部分做空头的客户大赚了不少。

根据中行发布的公告和原油宝与客户签署的协议,原油宝挂钩境外原油期货,按照协议约定,合约到期时会在合约到期处理日,依照客户事先指定的方式,进行移仓或平仓处理。移仓是指平仓客户持有的全部当期合约,同时开仓下期合约。如果客户希望在到期日前平仓,需要手动操作平仓,否则系统将在合约到期时,按照结算价进行自动平仓。

“在原油宝业务中,中行提供的是代客交易服务,而无论是协议约定还是代客交易服务本身属性,都不允许在到期日前,客户没有手动平仓时,银行自主决定替客户平仓。”该业内人士说,因此所谓提前“没跑成”、找不到交易对手无法成交拖到价格最低点的猜测,都是不成立的。

6、原油宝事件后续

他表示,原油宝美国原油2005合约平仓时点早在1个月前合约签订之日就已定好,除非客户提前手动平仓,否则就是在合约到期时,即北京时间4月20日22点,由系统按照当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官方结算价进行自动平仓。“也就是说,客户才能够自行决定在某一时间‘提前跑’,中行没有权力代替客户‘提前跑’。”换言之,如果中行真的这样做了,那就是越权、违反协议规定。

按照CME的产品设计规则,期货合约在本期合约交易期内都是有效的,中行原油宝的设计是提前一天移仓,而有的银行产品设计是提前七天移仓。

业内人士认为,提前一天移仓和提前七天移仓并没有产品设计优劣之分。其他银行此次移仓,也是根据协议约定按期开展,并不是根据行情预判采取的“临时操作”。

7、工商银行原油宝事件

“提前一天到期结算、移仓是业内常用的设计,很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都如此操作。”该人士说。

平仓为什么不按22点的11.15美元,而是凌晨的-37.63美元?

价格是此次事件中争论的焦点。根据中国银行发布的公告,认定CME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为有效价格。然而CME原油行情显示,在交易截止时间的北京时间4月20日22点,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为11.15美元/桶左右。

8、中国银行期货原油宝事件

那么,平仓价格为什么不按交易截止时的11.15美元,而按凌晨的-37.63美元呢?

“行情价格是在时时刻刻发生变化的。根据业内惯例、CME相关规则以及和客户签署的协议,行情价格不是结算依据。平仓或移仓需根据CME官方结算价进行。”该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中行原油宝产品自上线以来,也确实一直参考了交易所官方结算价与客户进行结算。

9、银行原油宝事件

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2点后,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急剧下挫,跌至史无前例的最低-40美元附近。CME公布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成为原油宝美国原油2005合约到期平仓的结算价。有业内专家认为,这个价格是极端中的极端,不排除人为操纵的可能。CME作出这样的决定值得质疑,认为中行可保留追索的权利。

市场还在关心,中行是否尽职尽责地起到风险控制的作用。因为根据中行和客户签署的协议,市场剧烈波动时,中行有权限暂停交易,保护客户权益。协议还约定,当客户保证金损失至20%时,中行可以强制平仓。

那么,中行为什么不在-37.63美元的价格出现之前,帮客户平仓呢?

10、中行原油宝事件

今天,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关于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行政处罚决定。我们坚决接受处罚,认真落实相关监管措施,针对产品管理不规范、风险管理不审慎、内控管理不健全、销售管理不合规等问题,深刻反思、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原油宝”事件发生以来,我们全面开展风险排查,优化全流程产品管理,强化风险内控建设,规范销售管理,与客户逐一沟通,听取诉求,及时出台和解补偿方案。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审慎合规经营,大力提升专业化水平。秉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持续与客户沟通协商和解,尽最大努力妥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