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油价

甲醇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酸性和碱性方程式)

1、甲醇燃料电池酸性和碱性方程式

201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第五条特别提出:“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甲醇混合动力汽车、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甲醇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加快甲醇汽车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为甲醇汽车可持续发展和甲醇燃料多元化应用指出了方向。

文件明确了甲醇汽车产品发展方向:一是我们有完整的自主可控甲醇燃料电池技术体系,二是我们有相对健全的甲醇燃料电池产业基础,三是我们有甲醇燃料电池移动和固定应用的市场准入机制。

落实党中央提出“六稳”和“六保”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甲醇燃料一定会承载保能源安全的特殊使命。

2、甲醇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

近日,有媒体对德国Gumpert公司的一辆甲醇燃料电池跑车进行了报道,这个报道内容,给人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新生事物的感觉。

其实,甲醇燃料电池技术不仅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它也是我们中国掌握的技术,确切地说中国具有完整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上世纪末的1997年,德国奔驰公司提出甲醇重整燃料电池A级轿车方案。2001年11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柏林发布了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车NeCar 5,并将其定位为全球第一个达到试用阶段的甲醇重整燃料电池汽车。NeCar5使用甲醇重整制氢、通过选择性氧化PrOx技术去除CO、氢气混合气进入电堆发电的方式车载制氢,即产即用。

3、甲醇燃料电池在四种情况下的反应式

NeCar 5的整套动力系统结构紧凑,体积较之前的设计减小了一半,功率提高50%,达到75kW,未配备动力电池,续航里程400公里以上,最高车速超过150km/h。整套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甲醇转化器首次安装在梅赛德斯奔驰A级车的底部,提供了和梅赛德斯奔驰A级车一样宽敞的内部空间。

2002年5月20日,奔驰NeCar 5从美国旧金山出发,经历了加利福尼亚的高温环境,经历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低温和多雪环境,跨越了高达2640米的山口,穿越了交通拥挤的大城市,于2002年6月4日顺利抵达华盛顿。历时14天横跨美国大陆,系统地探究了NeCar 5在日常运行状态中的技术极限,创造了甲醇燃料电池汽车5250公里的长途行驶纪录。

进入本世纪,在大化所科研团队掌握自主可控的技术储备基础上,我国汇聚了一批甲醇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人才,他们自主创业,系统地开展了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制,在工程化建设和实际应用方面储备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建立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基础储备。

4、甲醇燃料电池反应式

苏州氢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功将一辆6米南京金龙纯电动商务车,改装为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电-电”混合动力车,一次加注甲醇运行1008公里。2年后,该公司燃料电池系统搭载东风公司T7轻卡,获工信部第303批次整车公告,车型EQ5050XXYTFCEV2,率先开启我国甲醇燃料电池整车家族新篇章。

说到甲醇,其实并不神秘。最初,甲醇主要作为煤化工产品被使用。但在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之后,甲醇成为性能优良的车用燃料被广泛应用。不可否认,电动车是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赛道,但也要看到,不管是从满足用户需求和复杂使用场景来看,还是从减碳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来看,我国仅靠纯电动汽车一种技术路线,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已形成动力技术多元化、多技术路线共存的发展格局。

新能源汽车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也不均衡,各有各的优劣。比如,纯电动车还存在续航里程、充电不便等难题;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存在节油率、部分地方上牌受限等难题;氢燃料电池还存在技术不成熟、成本价格太高等难题。作为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甲醇燃料特性优秀、适用范围广、来源广泛、污染少、生产制造技术成熟,再加上常温常压下呈现液态的特点,使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汽柴油输配送体系和加注站资源实现供给。因此,因地制宜推广甲醇汽车,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多元化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更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5、甲醇燃料电池碱性电极反应式

与其他试点城市相比,甲醇汽车之所以在贵阳推广更成功,有人总结了不少经验。比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标准先行、政府重视并善于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度高等。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贵阳经验还在于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建立了完善的甲醇汽车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和甲醇燃料输配送供应保障体系,出台了包括出租车在内的一系列鼓励措施,逐步形成了保障甲醇汽车运行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从而激活了各方参与者的活力。

当然,肯定贵阳经验并不等于我国甲醇汽车推广没有不足之处。实际上,与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相比,在一些地方甲醇汽车推广速度和力度明显不够,与人们的预期目标相差还较远。更耐人寻味的是,目前已经有甲醇汽车投放至市场的车企也不多,甲醇汽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试点城市的“区域性车辆”,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反思原因,固然与推广城市需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有关,更大阻力则来自我们对甲醇及甲醇汽车的认知。要看到,时至今日甲醇汽车还不属于新能源汽车。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有必要将甲醇作为新兴能源纳入国家能源体系,通过对甲醇燃料的定义、生产制造供应、消费应用监督管理、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明确分工定位,规范管理。在此基础上,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体系管理,享受诸如牌照、行驶以及税费方面的优惠待遇。

6、甲醇燃料电池在熔融碳酸盐条件下的方程式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有一种“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认为,能源的安全稳定、价格低廉和清洁低碳三者很难兼得,但我们对于甲醇作为能源的重新认识,以及甲醇汽车在一些富有资源禀赋地区的更好推广,或许就是“不可能三角”的突破口。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杨忠阳),原标题《甲醇汽车推广还须打破认知障碍》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7、甲醇燃料电池负极反应方程式

现在甲醇汽车及甲醇燃料电池,类似10年前锂电在汽车产业的发展阶段。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有机化学家乔治·奥拉写了一本书,名叫《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书中,乔治围绕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提出了一个解决能源问题的新概念:甲醇经济。

他提到,未来在油气之后,人类的燃料就是甲醇。总体而言,煤、天然气、石油、电能等等都可以用来生产甲醇,是目前人类见到的生产原料最为丰富的燃料产品。“甲醇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它是一个能源载体。”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评价甲醇。

8、甲醇燃料电池正负极反应式

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代大背景,让甲醇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甲醇仍然未被纳入国家能源体系,但绿色甲醇的的探索已经在加速推进。

而汽车产业,则成为了甲醇在助力碳中和之路上的一方绝佳试验田。

1999年,中国体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女足世界杯上,孙雯率队打进决赛。

9、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捕捉到热点的南孚电池迅速将孙雯签约成代言人,并把广告投放到了CCTV的黄金时段。

也是在同一年,大连化物所与安徽天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直接甲醇联合实验室,开展了有关D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双方的交集发生在两年后,2001年,直接甲醇联合实验室与南孚电池签订了一份为期四年的R&D合作计划,目标是小型移动电源的研制,合同总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

10、甲醇燃料电池四种环境方程式

彼时,南孚电池早已稳坐国内碱性电池市占率第一的宝座,它选择与大连化物所共同研发甲醇燃料电池的一个背景就是:远在大洋彼岸的一家名为Manhattan Scientifics的公司,注册了一个Micro-Fuel Cell商标,目的是生产用于手机电源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而以这个电池为电源的手机可待机6个月,连续通话一个星期。

这释放出一个信号——甲醇燃料电池已经开始应用在手机等通讯产品上。更进一步地,与所有电池一样,甲醇燃料电池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手机上,笔记本电脑、摄像机这类需要用到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都能够实现应用。

2004年大连化物所的孙公权团队曾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套笔记本电脑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范样品”。孙公权是在2001年从美国归来,作为杰出人才受聘大连化物所,加入衣宝廉院士团队,进行甲醇燃料电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