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油价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春种秋收,土地如同一面镜子,种得如何,收获便如何,尽管是小小的改变也牵动着农民的心。在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众一合作社的万亩良田里,一种新的技术尝试悄然发生,并在这个秋天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回报。

“这种技术不是往常概念里针对土地某一个问题而产生的,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技术体系,它将众多技术集合并因地制宜进行了优化。我们今年尝试通过减少或改变各阶段农资的使用,并运用适合的耕作方式,实现大幅降低成本,仍能稳产增产。”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梁爱珍说。

今年该研究所在众一合作社的土地里打造了万亩核心示范区,以秸秆还田技术为核心的秸秆覆混还田节肥增效模式,集成了品种优选、田间管理、耕作方式的3项技术体系,包含了10项单项技术,3项体系各自独立又遥相呼应。

2、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看这玉米棒子尾部有个尖儿,这叫有限花序,这样的品种,穗型饱满,产量肯定好!”走进示范区田块行间,一排排玉米排列整齐,植株茁壮。众一合作社负责人陈忠国剥开苞叶,将果穗一掰两半,“再看这棒子,结得满满的,穗行排列比较整齐,穗粒深度不错,太适宜机收了。”

品种的选择是农作物的基石。它一头连着土地,一头连着农户。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农安县,地处平原地带,该研究所因地制宜选择了多种矮秆低穗的玉米品种在示范区种植。

“矮秆低穗的品种,具有抗倒抗病、稳产高产等突出特点,适合咱们东北中晚熟的玉米产区。因为秸秆较矮的原因,不需要高秆那么多的养分,也间接节省了肥料的使用量,减少秋收后秸秆还田的秸秆量,让土地能消化完。”梁爱珍说。

3、哈尔滨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通过综合评估,今年每公顷最少达到13000公斤的产量,同时还做出了品质、抗性指标等参数,供广大农户选择参考。“果然没有辜负春耕时的选择。这样的品种不怕风吹雨打,农民也好控制把握。”陈忠国说。

今年春耕,众一合作社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建议下,一改往年施肥方式,使用了保护性耕作轻简化施肥技术,将播种底肥、苗期施肥和追肥缩减成一次施肥。“当时听到今年只施肥一次我都不太敢相信,甚至想找别人种了。”众一合作社农民董桂文说。

和董桂文一样,陈忠国这一年也憋着一股劲,就怕出差错。事实是在秋收时给了他一份惊喜!“通过测产,在一次性施肥下,每公顷再次减少了14%的肥料使用量,产量提升了至少15%。”梁爱珍说。

4、国科大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起初轻简化施肥技术常在水稻种植中见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之后,研究所将这项技术带进玉米种植中。

“秸秆覆盖免耕+带耕”、秸秆覆盖宽窄行浅旋条耕、秸秆覆盖深翻交替还田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在众一合作社的万亩核心示范区里,远处看去与其他农田无异,可仔细探究,这里将过去单一技术进行“数列组合”,实现了“1+1>2”的效果。

用陈忠国的话来说,这些技术大多数都是农民耳熟能详的,但怎么搭配、怎么运用出彩也是一门技术。

5、中国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在收割作业的同时,把秸秆打碎铺在地里,不仅减少了作业环节和化肥用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谈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陈忠国打开了话匣子,“合作社今年经营的500多公顷土地,用上了这些复合型技术,虽然有差异,但每公顷节约化肥不少于200公斤,粮食在每种技术的使用下也能进一步实现增产。”

而这些农业技术的组合得益于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将众多“用好养好”黑土地现代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体系在我市运用,农安作为长春示范区核心区域,未来将持续探索以农业技术体系为解决方案的目标,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溶解性有机物(DOM)是全球水体有机碳的一个大的储存库,也是水环境中生物体的主要营养底物和碳源,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贡献。同时,过量的DOM可能会导致天然水体变成“棕色”,阻碍太阳辐射在水层中的穿透,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循环。

6、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生

目前很多研究都表明,湖泊营养状态对水体中DOM的浓度和组成有显著影响,但尚未在分子水平上明确富营养化对水体DOM组分的影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环境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采用三维荧光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不同营养状态的湖泊在浮游植物繁盛期和衰亡期,水体中DOM分子组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富营养化使水体DOM分子构成中的CHO%含量减少,含硫元素的杂原子化合物(CHOS%和CHNOS%)含量增加;富营养化湖泊中夏季水体DOM的分子稳定性要高于秋季,这与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性演替有关;富营养化水体中,DOM的主要组分为高度不饱和化合物、O3S+O5S化合物和富羧基脂环化合物(CRAMs),这是内源DOM(浮游植物衍生)被进一步生物转化的产物,湖泊富营养化可能会导致水体中难降解的DOM化合物逐渐增多。目前全球范围内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逐渐加剧,该研究为阐明湖泊DOM在未来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要确保粮食安全,保护黑土地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代表委员们表示,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7、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位置

陈温福委员说,只种不养,水土流失严重,是黑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要保护黑土地,最好的办法是种植水稻。种水稻,秸秆、稻根可还田,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水稻田有机质矿化速度慢,越种地越肥。当然,种水稻受到水利条件制约,虽然东北地区总体上不缺水,但时空分布不均匀,过境地表水资源利用率还不高。他建议,科学、合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水资源,通过实施河湖水系连通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农业用水问题,特别是实现井灌稻地表水替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表示,应采取更有效措施,促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成果转化,助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国科学院从项目、平台、人才3个层面发力,集聚专业人才,加大科技攻关,目前已形成一系列新模式,成效显著。建议加快黑土地保护科技资金投入的顶层设计,对有关科技项目进行有效统筹,集中目标,统一发力。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牡丹江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强化黑土地保护的重要一环。“应从提高土壤质量入手,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由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高春艳代表提出,加大综合配套方面的投入,支持种养大户带动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推动耕地质量有质的改善。(王晋 马洪超 马春阳)

8、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调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黑土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作为北大荒集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唯一试点单位,2022年,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政治使命扛在肩上,通过科学谋划、组建队伍、依托资源,谱好科学谋划“前奏曲”、队伍建设“进行曲”、高质高效“丰收曲”,仅36天就顺利完成分公司1176个样点的三普外业调查采样任务,为开展土壤“体检”、摸清黑土“家底儿”、守护黑土粮仓提供了有力支撑。

八五二分公司在黑土保护工作中,已经做了院企合作白浆土改良、粪肥还田等工作,但目前土壤成分有哪些变化?生产能力如何?

9、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宿舍

“摸清黑土‘家底’是‘当好家’的底线。八五二分公司还需要通过普查完整准确全面掌握土壤指标大数据,守住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进一步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粮食产能提升提供可靠依据。”八五二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洪志给出了答案。

为此,八五二分公司积极做好顶层设计与科学谋划工作,并通过核查样点、合规招标、筹备物资等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分公司将样点核查、增设密度作为外业调查采样的重要环节。通过核查样点,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通过查缺补漏方式,组织专家与技术人员进行核查,依托八一农大黑农数据中心,将三普布设样点图斑与分公司地号图叠加,对重点地号和区域,增密采样点位,在原有1144个样点基础上,增加表层样点32个。

10、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2录取

外业调查采样工作是三普的基础工作,而采样路线及物资准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为此,八五二分公司依托专家服务小组,合理规划采样路线,八一农垦大学三普专家服务小组,合理规划每个采样点最佳通达路径。八五二分公司还从筹备物资、做好后援入手,于9月10日前采样物资全部采购到位,保障外业调查工作正常开展。

初秋时节,北大荒满眼金黄、机声隆隆,秋收的丰收曲处处唱响。而在八五二分公司,一拨又一拨的国家三普办表层土壤调查培训也和秋收工作一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对于担当重任的八五二分公司来说,要保证外业调查采样工作顺利完成,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采样工作,队伍建设是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