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开年这一增长趋势没能延续,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多家车企出现同比环比双双下滑,销量不及预期。
在特斯拉降价、国补退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2023国产新能源汽车压力倍增。
面对艰难的2023,车企纷纷展开自救行动,最终谁会脱颖而出?

经过2022年的快速发展后,2023开年新能源汽车遭遇集体减速。
2月3日,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预估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41万辆,环比2022年12月约下降45%,同比去年1月基本持平。
去年一度成为“黑马”的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在1月销量分别只有6016辆、1139辆。尤其是零跑汽车同比、环比均下降超过八成,成绩几乎垫底。

这样的成绩表现,一方面受到春节假期停工以及去年国补退出提前透支了1月份销量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离不开特斯拉突发降价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
招银国际汇编数据显示,特斯拉降价一周后,其中国市场日均销量一度同比飙升76%。
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在特斯拉降价后,订单量在2023年1月达到历史新高,几乎是工厂产能的两倍。

特斯拉的降价迫使其他品牌不得不跟进,目前降价的有问界、小鹏、零跑汽车等。
即便是此前对外声称“将坚守不降价的第一原则”的蔚来,在2月3日发布了详细的2月限时优惠购车方案。虽然蔚来总裁秦力洪亦解释称,是根据车龄和状态有一些额外优惠政策,不存在外界过度解读的“全线降价”,但面对被挤压的市场以及1月不太理想的销量,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提振销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从1月问界和小鹏环比下滑一半以上的成绩来看,降价并未达成和特斯拉同样的效果。在用户购车过程中,依然不乏“一部分预定用户,退单转定了特斯拉”的现象。
5、新能源车辆补贴政策对于国内新能源市场,乘联会做出预测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达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在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销量增长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去年12月,相关部门正式发布通知:中国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截止,至此长达13年的新能源补贴正式退场。按照2022年中国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插电混动车每辆补贴4800元,纯电车型每辆补贴最高达12600元。
这也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中国新能源车市正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6、新能源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凭借手中订单充足以及考虑原材料价格持续增压,比亚迪、长安深蓝、奇瑞新能源、上汽荣威等多家企业选择涨价,且涨幅在数千元不等,如比亚迪上调幅度为2000-6000元,广汽埃安涨价幅度为3000-8000元,长安深蓝对SL03涨价幅度为2000-8000元。
涨价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营压力,但却容易将市场机会拱手让人。比如涨价后,1月份比亚迪经济型系列车型宋、元系列的销量环比下滑30%左右,而定价更接近特斯拉的汉、唐系列车型,销量的下滑幅度超过50%。
而对于小鹏、问界这些跟随特斯拉降价的品牌,目前来看压力更大。
7、新能源车辆信息确认要几天进一步降价或许是无奈之举,但对于本就面临着巨大成本压力的新造车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盈利路漫漫。
马斯克曾悲观预测,2023年将会是一场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严重程度将与2009年相当,“这意味着任何可酌情考虑的需求,特别是很贵的消费需求都将会降低。”
在增加销量、调低价格和以较低的速度增长保持稳定上,马斯克选择前者。
8、新能源车辆年检“我倾向于在不把公司置于危险境地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增长。这意味着,在经济衰退期间,利润率将很低,甚至为负,只要现金状况保持良好。”马斯克表示。
而随着特斯拉价格的不断下探,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企来说冲击也会随之加大。
2月8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特斯拉“宏图”的第三篇章将于3月1日正式发布。“秘密宏图”被视为特斯拉的一种长期规划,外界猜测,在其中会包括廉价新车型的信息。
9、新能源车辆违章查询“2023年到2025年是极为残酷的淘汰赛,不需要那么多公司”,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不久前表示。
2023年初,多家造车企业动作频频,通过发布内部信或开展组织调整,为接下来的恶战做准备。
其中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均选择和传统企业高管合作补齐短板,为接下来的发展蓄力。
10、新能源车辆年检时间规定1月30日,小鹏汽车发布公告,宣布王凤英女士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并向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汇报。
一直以来,注重科技创新的小鹏汽车在品牌和营销层面存在短板,尤其是从2022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同时G9发布失利后,在产品策略、市场营销、团队协作等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也被认为是此次小鹏汽车人事调整的契机。
零跑汽车也于近日官宣调整管理层,来自华为的徐军和张韦力获得重用。其中徐军担任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分管销售与服务;张韦力担任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分管市场与用户运营。